道培医疗数据
CAR-T治疗
2527
异基因移植案例
11359
亲缘半相同案例
8230
总移植案例
11508
截止2024年9月30日

仁心妙术绘生命华章 | 北京陆道培血液病医院联合病房血液三病区助白血病老人重燃希望

精于医术、成于品德

在医学的广阔领域中,每一次战胜病魔,都是希望的重燃,是对生命的崇高礼赞。近日,北京陆道培血液病医院(以下简称顺义院区)联合病房传来好消息:64岁的白血病患者贾先生(化名),在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与悉心照料下,战胜病魔,顺利出院。一面饱含感激之情的锦旗,诠释了医院“精于医术、成于品德”的医者使命与担当。

贾先生,是一位64岁的老人,被确诊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这种病及时治疗是关键。但身为低保户且无子女的他,不仅要忍受病痛的折磨,还要承受医疗费用带来的沉重经济压力,这让他整日愁眉不展。

首诊定策:院士领航,开启希望之门

幸运的是,贾先生在黄晓军院士的首诊中迎来了转机。黄院士详细了解其经济状况后,迅速为他量身定制了一套极具针对性的治疗方案:选用国产靶向药并采用小剂量治疗。这一方案既大幅减轻了经济负担,又确保了高达80%以上的缓解率,有效兼顾了经济和疗效两大关键因素。

随后,黄院士将贾先生的后续治疗任务交给了付强医生,并嘱托他在顺义院区联合病房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6830379ba0245.jpg

黄晓军院士按照惯例每周定期查房

值得一提的是,自联合病房设立以来,黄院士坚持每周准时查房,风雨无阻,为患者健康保驾护航。这一优良传统,不仅传承了北大人民医院血研所和陆道培医院的深厚底蕴,更确保了多个院区诊疗的同质性和规范化。

精准施治:医术精湛,守护生命防线

683037ca78d60.jpg

唐菲菲主任日常查房

治疗期间,在唐菲菲主任的带领下,全体医护人员日夜坚守。他们密切监测贾先生的病情变化,不放过任何细微之处,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制定针对性治疗措施,全力确保治疗顺利进行。即便贾先生仅出现少量胸腔积液这一不良反应,医护人员也丝毫不敢懈怠。付强医生坚定地表示:“治疗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关乎生死,我们必须用精湛的医术和温暖的爱心,为患者筑起生命的防线。”

付强医生接过重任后,全身心投入到贾先生的治疗中。他深知,要不负黄院士的嘱托,用最小的经济成本达到最佳疗效。

683037bb06156.jpg

付强医生日常查房

每天查房时,他都会耐心地与贾先生交流,仔细询问身体感受,认真倾听内心想法。回忆初次见面时的情景,付强医生感慨地说:“贾先生刚入院时,那种朴实与无助让人心疼,满心都是对高额医疗费用的担忧。那一刻,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帮他战胜病魔,重燃生活的希望。”

爱与希望,铸就生命赞歌

经过17天的精心治疗,贾先生成功闯过重重难关,顺利出院。除了精湛的医术,建立良好的医患信任关系也是这场生命保卫战的关键。

付强医生强调:“一般患者及家属首次就诊时,医生必须详细、全面地告知他们所患疾病的详细情况,包括疾病的发展趋势、治疗手段以及预后等综合信息。只有患者和家属心中有数,他们的配合度才会提高。作为医生,清晰阐述不同治疗选择及其预后,是我们的职责所在,只有这样,患者和家属才能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而良好的医患配合是患者康复的重要基石。”

6830378857b4e.png

付强医生和患者家属合影

顺义院区的这一成功治疗案例,不仅彰显了医护人员高超的医疗技术,更体现了他们时刻为患者着想的大爱情怀。那面承载着感激之情的锦旗,是患者对医疗团队的最高褒奖,也是对他们辛勤付出的最好见证。

未来,顺义院区将始终秉持“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理念,不断提升医疗水平,为更多患者送去健康与关怀,让希望的光芒照亮每一个生命的角落,续写更多生命奇迹。

病情简介 

患者,男,64岁,罹患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2025年3月10日入院治疗,历经17天精心治疗后顺利出院。后续需要巩固治疗,跟踪随访。


什么叫空腹呢,是指停止进食6-8小时以上称之...【详细】
中国比较常见的营养缺乏症的表现是贫血,那么如...【详细】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华骨髓库
血液病专科医协体
湖北省干细胞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