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为祈求全家在一年中福寿康宁,人们常常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而在家家户户中出现次数多的传统门神当属两位唐代武将——秦叔宝和尉迟恭。在我们输血界,同样有和秦叔宝、尉迟恭一样具有保驾护航作用的“门神”存在,它们就是输血前检测五项中的不规则抗体筛查试验和交叉配血试验。今天,我们就先聊聊“秦叔宝”——不规则抗体筛查试验。
为什么要做不规则抗体筛查试验?
不规则抗体筛查主要是指在输血前检测患者血液中是否存在不规则抗体,以发现有临床意义的不规则抗体,以防止输入含此类抗原的血液引起免疫性溶血性输血反应,提高输血安全性。并且在卫生部2000年颁发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第十七条也有指出:遇有下列情况必须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有关规定做抗体筛选试验:交叉配血不合时;对有输血史、妊娠史或短期内需要接受多次输血者。因此,抗体筛查也成为输血前常规检查的项目之一。
什么是不规则抗体?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讲到的ABO血型抗体是人体为主要的“天然”产生的抗体。红细胞上缺乏A或B抗原者,血清中规律地存在相应的抗-A或抗-B抗体,即A型的人具有抗-B,B型的人具有抗-A,AB型的人两种抗体皆无,而O型的人同时存在两种抗体。但除抗-A、抗-B规则抗体外,其他红细胞血型抗体的存在与否是没有规律的,例如,Rh血型系统中的抗-D、抗-E抗体,因此,称这类抗体为不规则抗体。
ABO血型系统中的亚型,如A1、A2亚型,有时A2和A2B型人血清中会出现抗-A1抗体,也被称为不规则抗体。
不规则抗体对临床输血安全和效果的影响
血液中含有不规则抗体的患者一旦输入具有相应抗原的红细胞,会导致输入的红细胞溶解,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不规则抗体在正常群体检出频率为0.3%~2.0%,而在特殊群体中(贫血患者、孕妇、新生儿溶血病等)检出频率高达11.32%。一旦不相合血液输注,患者会出现发热、贫血、黄疸和血红蛋白尿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对于临床有意义的血型抗体的筛查也变得尤为重要,同时也是确保输血安全有效的一项重要检查。
患者在短时间内多次输血重新进行抗体筛选试验的目的是什么?
患者48~72小时内多次输血,易在其体内产生红细胞血型抗体。所以在患者多次接受输血后重新进行抗体筛查试验是为了反应患者本次输血前,即刻患者体内免疫状况,尤其是红细胞血型抗体的存在情况,以确保患者本次输血的安全有效。
抗体筛查试验阴性就意味着被检血清中一定没有抗体么?并不是!可能是因为实验条件和所选用的谱细胞不足而造成一些有剂量效应的抗体或低频率抗体的漏检。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不规则抗体筛查试验常和交叉配血试验同时进行,以便尽早发现有临床意义的抗体,避免延误病情。
那么,再下一篇,也是本次科普系列的后一篇,我们将和大家共同学习交叉配血的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