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岁的明明(化名),本应沉浸在欢声笑语的童年时光,却被突如其来的一张诊断—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改变了。从那一刻起,她的世界从教室和操场变成了病房和治疗室。
命悬一线,黑暗中的微光
2014年秋,刚上小学二年级的明明被确诊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随即在当地医院开始了化疗。然而两个月后,明明在一次例行的腰椎穿刺加鞘内注射治疗时突发癫痫,被紧急送入ICU。经过半个月的抢救,明明虽然脱离了生命危险,但陷入了瘫痪,意识淡漠,四肢无力,甚至需要鼻饲喂养。当地医生曾建议家属放弃治疗。
然而,父母不忍心放弃,为了寻求进一步的治疗,他们多方咨询得知陆道培医院在治疗难治复发白血病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后,怀抱最后一丝希望带着明明来到了陆道培医院。
“刚入院时,明明虚弱不堪,蜷缩在轮椅中,几乎丧失了活动能力。”在充分评估过明明的病情后,张弦主任为明明制定了个体化治疗方案,先减低化疗剂量稳住本病,同时给予营养神经治疗,待神经系统症状稳定后,再酌情调整化疗强度及联合免疫治疗等。整个过程,张弦主任带领团队紧密观察明明的病情,不仅要平衡化疗强度,还需密切监测神经系统反应,确保既能控制病情,又不加重癫痫风险。
浴火三年,破茧重生
骨穿和腰穿检查是面临的另一个挑战。由于曾在ICU的经历,明明对腰穿产生了极大的恐惧,每次检查都是对她、医护和家长的考验。然而,随着治疗的推进,父母给予了她极大的心理支持,明明逐渐建立了对医生的信任,从最初的哭闹、逃避,到最后能够主动配合,勇敢地完成检查。
2018年底明明来院复查
整个治疗过程持续3年,家庭的呵护、医护团队的专业治疗和明明自身的乐观坚韧,从最初翻身需要辅助,到后来可以独立行走,明明的身体状况不断改善,逐渐走向康复。
热血青春,勇者无畏
康复后的明明顺利回归校园,她依旧是那个活泼好动、充满活力的女孩。如今的明明高三在读,不仅成绩优异,更是闪耀赛场的跆拳道新星。从最初为增强体质报的兴趣班,到被省队教练选中,明明凭借自己的天赋和努力,完成了从“在病床上练习抬腿”到“在赛场上腾空踢腿”的跨越,不仅多次在赛场上摘得金牌,更是被选入了国家队。如今明明已是跆拳道黑带二段选手。
明明的跆拳道黑带二段证书
医学的边界永远在拓展,但生命的韧性常常超越想象。明明用十年时间完成了从危重的白血病患儿到国家级运动员的蜕变,从ICU监护仪跳动的波形,到赛场上电子计分屏闪烁的数字,明明正用汗水和信念,重新定义生命的可能性。
祝所有的血液病患儿都能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