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正确引导广大血液病患者及家属合理用药意识,以适当的方法、适当的剂量、适当的时间准确用药,并且注意该药物的禁忌、不良反应、相互作用等,最大程度发挥药物作用,特整理以下用药常识及日常用药误区,请广大患者及家属参考学习。
01 明确服药时间
空腹:餐前1小时或餐后2小时
饭前:饭前15-60分钟
饭后:饭后15-30分钟 规律服药
餐中:进餐少许后服药,服完后可继续用餐
晨服:早餐前或早餐后服用
睡前:睡前15-30分钟
02 漏服药,是否在下次加倍服用?
漏服药后,不要在下次服药时加倍补服,以免出现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特别是那些安全剂量范围窄,副作用强的药物,加倍剂量可能导致中毒甚至死亡。
03 服药需按时!
药物在体内的吸收代谢存在半衰期,说明书中对于服药频率是经过严格的临床实验得来,别小瞧“每日三次”、“每日一次”的用药说明,它可能关系到能不能康复的重要因素。
04 怎样防止忘记吃药?
把每天需要服用的药物提前摆在药盒,随身携带。
服用药品较多且时间不同时,可列出表格画"√”提醒。
用便利贴或者闹钟提醒。
嘱咐家人或身边的人提醒吃药。
05“忌口”!服西药有哪些注意?
忌西柚
会引起钙调免疫抑制剂(环孢素、他克莫司)药物浓度增高,造成癫痫、血压增高等;抑制“地平”类降压药(如硝苯地平控释片),造成致命的低血压;抑制“他汀”类降脂药(如阿托伐他汀)在体内的代谢,引起转氨酶增高和致命的横纹肌溶解症。
忌酒
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头孢类、硝基咪唑类抗菌药),可引起低血糖昏迷(口服降糖药),可引起呼吸抑制(镇静催眠药),可引起胃肠道出血(布洛芬、阿司匹林等),可引起肝损害(对乙酰氨基酚)。
忌牛奶
牛奶和药物混在一起,会在药物表面形成一层膜,将药物包裹在里面,阻碍药物中有效成份的释放,牛奶中的钙与药物形成不溶性化合物,降低药物吸收。如阿仑膦酸钠、左甲状腺素钠在服用前后30分钟内不宜饮用牛奶、奶制品和含较高钙的饮料,以避免食物影响药物的吸收。
忌奶酪
服用抗过敏药物期间忌奶酪、肉制品等富含组氨酸的食物,组氨酸在人体内会转化为组织胺,而抗过敏药物抑制组织胺分解,造成人体内组织胺蓄积,诱发头晕、头痛、心慌等不适。
忌烟
不吸烟的患者,茶碱的消除半衰期约为7-8小时,吸烟者茶碱消除半衰期为4-5小时。
06 哪些药物需要大量喝水?
刺激食管的药物
如治疗骨质疏松的阿仑膦酸钠,如果药物黏附在食管上会造成食管黏膜损伤,该药需在早晨未进任何食物前用一大杯温开水送服,服药后30分钟内避免躺卧,不可进食任何食物。
增加排汗或排尿的药物
包括含有解热镇痛成分的复方感冒药,以及茶碱、氨茶碱等平喘药,应多喝水。
增加泌尿系统结石形成的药物
包括抗菌药物复方磺胺甲恶唑、抗痛风药非布他司和别嘌醇等,这些药物可能增加尿路结石形成,多喝水可以减少结石形成的几率。
胶囊类药物
该药物的外壳是用食用明胶做成,预热、温水让泳衣变软变粘,同时颗粒比较大不好吞服,需要饮用大量温水送服(约250ml水)、服药后至少保持上半身直立30分钟,保证药品顺利到达胃部。
07 哪些药物需要少量喝水?
胃粘膜保护剂
如硫糖铝、氢氧化铝凝胶、铝碳酸镁片,这类药物服用后在胃内形成胶状物覆盖于胃粘膜表面起保护作用,进食和大量饮水均会影响药效,需要尽量少饮水(约50ml水)。蒙脱石散需倒入50ml温水中,摇匀服用。
止咳糖浆
这类药加有蜂蜜,大多具有润喉止痒的作用,糖浆覆盖于口腔、咽部黏膜,有助于直接发挥疗效,所以服药时尽量少喝水,避免稀释覆盖在黏膜表面的药物。
硝酸甘油
硝酸甘油舌下含服,要等药物全部融化吸收后才能饮水。
08 哪些药物需要注意水温?
对水温的要求:青霉素类、头孢类、益生菌(活菌制剂)、酶类(如胰酶、复方消化酶)、活疫苗类、维生素C等,水温不宜超过40℃。
09 为什么有些缓释剂吃了后原型排出?
缓释剂有骨架结构,部分药物有效成分在被吸收后,骨架可能不会崩解,仍以原型排出,和骨架相比,药物体积相对较小,释放后药片本身的外观可见。(如硝苯地平控释片、氯化钾缓释片)
10 药品有效期
有效期是指药品标注至某年某月某日,使用期限为标注日期,如果有效期未标注“日”,使用期限为当月最后一天。
11 滴眼液、滴鼻液打开后效期是多久?
多剂量的眼用制剂(眼膏、滴眼液)、鼻用制剂、涂剂在开启后,使用期最多不超过4周,我们常用的滴眼液,如妥布霉素滴眼液、玻璃酸钠滴眼液、红霉素眼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