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立院、人才兴院、学术强院——保持科研创新和不断迭代是陆道培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也是患者前来就医的持续动力。
作为中国乃至世界享誉盛名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和细胞免疫治疗中心之一,截止到2021年12月底陆道培医疗集团已累计完成造血干细胞移植8169例,其中, 2021年成功完成移植1168例(70%以上为半相合移植),同时,自2015年起开展 CAR-T 细胞治疗血液病的临床试验以来,截止到2021年12月底累计完成1479例血液肿瘤患者入组CAR-T临床试验,是全国开展CAR-T临床试验入组血液病患者数量最大的中心之一;陆道培检验团队作为医院的重要支柱2021年全年共完成特检临检标本1007613份。
这些令业内瞩目的成绩,得益于陆道培医院持续在学术上的不断创新与开拓,在业界和患者群体中树立了强大的影响力及良好口碑。
陆道培院士早在1964年就完成了亚洲第一例同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其后又开创了多项“首例”和“第一”,为陆道培医院发展注入了科研创新基因。建院21年来,陆道培医疗团队延续着陆院士的科研精神,在众多国内外学术舞台上大放异彩。
今天小编就近三年来,陆道培医疗团队在学术上取得的成绩进行了汇总。
2021 年,陆道培医疗团队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身份在《Blood Advances》、《Frontiers Immunology》、《Cancer Immunology, Immunotherapy》、《Cancer Gene Therapy》、《British Journal of Haematology》、《Molecular Genetics & Genomic Medicine》、《Molecular therapy》、《Immunotherapy》、《中华医学杂志》、《中华血液学杂志》、《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60 篇。
2020 年,陆道培医疗团队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身份在《Blood Advances》、《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Cancer Gene Therapy》、《British Journal of Haematology》、《Annals of Hematology》、《Molecular Genetics & Genomic Medicine》、《Molecular therapy》、《Immunotherapy》、《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全科医学》、《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48 篇。
2019 年,陆道培医疗团队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身份在《Clinical Cancer Research》、《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Cancer Gene Therapy》、《British Journal of Haematology》、《Annals of Hematology》、《Molecular Genetics & Genomic Medicine》、《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全科医学》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35 篇。
2019年—2021年陆道培医疗团队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身份共发表学术论文143篇,其中SCI论文127篇,SCI影响因子(IF)3年累计积分258.041,这些逐年攀升的高质量学术成果,成为了陆道培医疗团队一个又一个里程碑,也显示出了陆道培医院临床背后强劲的科研实力。
陆道培医院医疗执行院长陆佩华教授作为陆道培医疗团队学术带头人,不仅持续两年发表多篇高质量高水准的国际论文,更带领团队积极参加血液界的学术大会。道培临床与检验团队通力协作,造血干细胞移植和CAR-T临床研究成果在美国血液学会(ASH)、欧洲血液学协会(EHA)、欧洲血液和造血干细胞移植学会(EBMT)、日本血液学会(JSH)等国际血液学领域顶尖盛会上有数十篇口头发言和壁报被选用。
陆道培医疗团队用大量的实验数据和成功案例向世界证明,中国医学专家在血液肿瘤治疗领域做出了不可忽视的重要贡献。
2020年美国血液学年会(ASH)陆道培医疗团队CAR-T相关学术汇报量与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等美国知名医疗机构相比肩。
陆道培医疗团队不仅将多项研究成果带上了国际学术盛会,更有多篇学术成果获得美国血液学会(ASH)高度赞誉与肯定。
美国血液病协会官方期刊Hematology News头版头条报道
多篇学术报告荣登ASH Highlights!
2022年春回大地,万象更新,让我们沐浴学术春风,激发更高的科研热情,为每一位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科研学术环境,行而不辍,百花齐放,将科研成果更好的应用于临床,在提高医疗服务的道路上一如既往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