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培医疗数据
CAR-T治疗
2498
异基因移植案例
11231
亲缘半相同案例
8143
总移植案例
11374
截止2024年9月30日

患者故事 |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化疗+CAR-T无效,61岁的她在陆道培医院绝处逢生

606516a75ba43.jpg

在见到这位患者之前,笔者并没有想到会是一位如此优雅的女士。

两个月前,61岁的L女士(患者化名),因为淋巴瘤病情进展迅速,导致前胸皮肤溃烂,手、脸部肿胀不堪,在外院尝试了各种化疗方案都无效,甚至还入组了CAR-T临床试验,病情依然没有起色。几近绝望之时,她来到了陆道培医院……

发病

20185月,L女士突然发现自己左侧有一个包块,在北京一家综合医院检查发现脾脏结节,淋巴结活检没能明确诊断。

为进一步确诊,L女士转诊至北京一家肿瘤医院,经科室主任与著名病理专家周小鸽主任先后会诊,最终诊断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倾向边缘区淋巴瘤。

山重水复疑无路

20187月初,L女士出现颜面部浮肿,再次来到肿瘤医院就诊,发现左侧淋巴结增大,同时PET-CT显示肿瘤细胞已经扩散全身多处,侵及淋巴结、脾脏、胸膜、骨骼及眼球等部位。然而,7个周期的化疗结束,L女士的病情没有得到缓解,期间一度感染肺炎,甚至严重影响了睡眠。

2019118日,L女士转诊至北京另一家肿瘤医院就诊,经检查发现,L女士全身多处淋巴结增大,鼻咽软组织肿胀等,一切症状都在提示:病情进一步恶化了。但此时的L女士,因为严重的肺部合并症,身体已经无法耐受高强度的化疗,只能选择口服药物进行缓解。

516日,L女士颈部的淋巴结进一步增大,经病理活检,被进一步诊断为弥漫大B淋巴瘤。由于L女士的情况属于边缘带B细胞淋巴瘤伴大B转化,同时既往治疗效果不佳,L女士入组了CAR-T临床试验,并于712日回输自体CD19 CAR-T细胞。不幸的是,L女士的病情依然没有得到控制。

随后,L女士又接受了2PD1治疗,同时联合化疗控制,效果依然不佳。无奈之下,L女士于1028日开始先后又接受13次放疗。

2020327日,PET-CT提示肿瘤全面进展;731日,胸部CT显示炎症可能;87日,复查淋巴结较前增大;1012日,头面部疼痛伴口腔溃疡,考虑“带状疱疹”;1110日,PET-CT提示疾病进展;121日,小剂量化疗联合来那度胺控制,效果不佳。后病情持续进展。

这是L女士长达5页的病情记录一角,其本病凶险复杂难治程度,可见一斑。

柳暗花明又一村

2021120日,几近绝望的L女士首次来到了陆道培医院就诊,入住血液科二病区。完善了相关检查,PET-CT提示,尽管经过多疗程化疗后,患者病情仍有明显进展,淋巴瘤累及鼻咽、前胸皮肤、后肋胸膜等,同时合并发热,包块处疼痛,情况非常不乐观。经与陆佩华院长会诊,杨君芳主任决定先进行化疗,以控制本病进展。

606516b8e99c4.jpg

患者CAR-T前(左)后(右),PET-CT对比图

入院第二天,L女士前胸处包块逐渐破溃,合并“皮肤软组织感染”,在抗感染治疗期间,出现严重的胃肠道反应,先后出现腹泻、肝功能异常、低蛋白血症及低钠血症。在杨君芳主任团队,及时有效的治疗和精心护理下,患者症状减轻,身体各项指标逐渐趋于正常范围。

21日,L女士顺利完成外周血淋巴细胞采集培养CD19/CD22 CAR-T细胞。同时,杨君芳主任为L女士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以期用最合适的方案达到最优的缓解效果。

606516c00db0a.jpg

219日,L女士回输自体CD19/CD22 CAR-T细胞,回输后出现CRS反应,症状可控。回输后33天,PET-CT检查显示,L女士在经过CAR-T治疗后,病情基本缓解。

病情简介

患者20185月以“颈部包块”起病,经病理活检诊断“非霍奇金淋巴瘤”,同期完善骨穿提示骨髓未累及,后予多次化疗,左侧腮腺处放疗,自体CD19 CAR-TPD1治疗,化疗间歇期予泽布替尼/伊布替尼联合来那度胺,均效果不佳,202011月肿瘤持续进展,120 日首次就诊至我院,21日采集自体淋巴细胞,219日回输自体CD19/22 CAR-T细胞,回输后D33复查PET-CT提示肿瘤基本消失。

——血液二病区赵亚如医师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成人非霍奇金淋巴瘤最常见的类型。随着诊疗水平的提高和美罗华的问世,约有50%60%的患者经化疗后可以得到临床治愈,但仍有超过30%的患者治疗无效或者复发。对于这类复发难治的患者,CAR-T治疗是一个新的有力武器。

 

什么叫空腹呢,是指停止进食6-8小时以上称之...【详细】
中国比较常见的营养缺乏症的表现是贫血,那么如...【详细】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华骨髓库
血液病专科医协体
湖北省干细胞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