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下午,陆道培医疗集团™和清华大学医学院联合主办的第七届陆道培血液病高峰论坛胜利闭幕。来自中国、欧美、亚太等地区著名的血液病专家和同仁1200余人出席了此次高峰论坛,国内外的上百位血液学专家担任各会场主持人,近百篇学术口头报告陆续精彩呈现,与会专家学者就血液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血液学最新的进展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深入讨论,取得了丰硕成果。
7月19日上午,中国造血干细胞移植奠基人陆道培院士、清华大学医学院院长董晨教授、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所长黄晓军教授、美国ASBMT现任主席Navneet Majhail等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出席了第七届陆道培血液病高峰论坛的开幕式。陆佩华院长介绍了陆道培医疗集团™的发展概况。
在7月19日皓月当空的夜晚,参加第七届陆道培高峰论坛的各位专家以及特邀嘉宾出席了陆道培血液病高峰论坛&V爱慈善晚宴。晚宴以“梦开始的地方”为主题,呼唤社会各界人士为血液病患者奉献爱心,为他们战胜疾病的勇气点赞,为他们战胜疾病的坚毅捐赠助力!
按照第七届陆道培血液病高峰论坛的日程安排,7月20日,造血干细胞移植专场、CAR-T细胞免疫治疗/淋巴瘤/骨髓瘤专场、实验室诊断专场以及护理/营养专场在各自的分会场开始讲座。学术报告涉及到造血干细胞移植、血液肿瘤免疫治疗、CAR-T临床研究的最新进展、淋巴瘤和骨髓瘤的治疗、血液病实验室诊断、血液专科护理质量和血液病患者的营养支持等众多课题。
首次设立的造血干细胞移植专场,出席的既有前辈专家、国际学者,也有活跃在临床一线的中坚力量,本届高峰论坛移植专场的讲座题目也涉及到多个病种,涉及到移植这个系统工程的每个阶段,呈现出多领域、多角度、多层次的特点。
来自国内外的移植专家带来的学术报告主要涉及造血干细胞移植在治疗儿童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先天性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疾病、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地中海贫血等血液疾病方面的最新进展,以及移植后免疫接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闭塞性细支气管炎、肺部霉菌感染、移植后复发等各种移植后并发症的治疗。
大多讲者的学术报告是首次在学术论坛上亮相,扎实的数据、新颖的观点、精妙的方案让与会者收获满满。
CAR-T细胞免疫治疗、淋巴瘤&骨髓瘤专场,来自美国以及国内中山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苏州大学附属医院、上海瑞金医院、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同济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和陆道培医院等医疗机构的血液病专家,就CAR-T治疗多发性骨髓瘤、CAR-T治疗恶性血液病、基于分子异质性的T细胞淋巴瘤的诊疗、中国霍奇金淋巴瘤治疗的进步与展望等课题阐述各自的观点,深入交换了意见。
精彩的报告吸引来众多的听众,真的是座无虚席。工作人员加了两次座椅还是不够,有些听众索性坐在地毯上听课。
实验室诊断专场
7月20日上午是MIC荟萃——道培经验分享。
陆道培医院检验医师介绍了血液肿瘤治疗后的形态学评估、如何做好流式细胞术检测、急性白血病遗传学异常新亚型、血液病分子诊断项目特点和送检意见,并就“MIC的现状与未来”进行了集体讨论。
下午来自清华大学医学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阿拉巴马大学、广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和陆道培医院的十几位青年学者主要围绕“血液病分子诊断、大数据和组学分析”的课题作了口头报告。
年轻的检验师勤勉好学,主讲的专家刚走下讲台,就赶紧跑到他们身边继续请教。
护理、营养专场
来自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和陆道培医院资深的护理和营养专家带来的报告既有血液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构建、血液病专科医院护理指导需求问卷调查及分析、血液科护理科研思路探索等宽泛的课题,也有细致而微的第三方脐血输注不良反应及护理措施、血液病患者PICC置管案例分享。
美国INS《输液治疗政策与流程》解读、《恶病质与代谢紊乱的诊断及干预》等报告让与会的临床一线护理人员和营养师耳目一新。
(各专场详细内容请见后续报道)
第七届陆道培血液病高峰论坛内容丰富、亮点多多、硕果累累,大家认真聆听、深入思考、踊跃发言,每年一度的陆道培血液病高峰论坛已经成为国内外血液病专家学者公认的科学创新、临床实践、经验分享的交流平台,“听君一席真知话,肯信来年再相逢”——让我们共同期待来年的相聚,祝愿陆道培血液病高峰论坛为开创道培新时代、为推动中国血液病事业的进步、为共同推进人类健康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