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培医疗数据
CAR-T治疗
2470
异基因移植案例
11108
亲缘半相同案例
8061
总移植案例
11249
截止2024年9月30日

ABO血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时,怎么看血型抗体滴度结果?血型转换期如何用血?

ABO血型不合虽已不是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的主要障碍,当患者行ABO血型不合造血干细胞移植(ABOi-HSCT)时,在移植中和移植后会出现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动态监测血型抗体滴度对于ABO血型鉴定及输血安全有指导意义。

图片

首先我们来认识下,人类最早发现且临床应用最广泛的ABO血型系统

人体天然存在抗-A或抗-B抗体。例如,A型血的人体内有抗-B抗体;B型血的人有抗-A抗体;O型血的人既有抗-A抗体,也有抗-B抗体。

什么是血型抗体滴度呢?

这个名字听起来是不是很神秘?其实,它就像是人体血液里的“魔法浓度计”,专门用来测量针对特定血型抗原的抗体浓度。

通常用“效价”来表示,例如1:16、1:64等;数值越高,说明抗体浓度越高,发生免疫反应的风险也越大。故定期监测血型抗体滴度,并根据其结果的变化动态调整相应输血策略,十分必要。

应该怎么看血型抗体滴度的结果呢?

根据效价的高低,我们分为“低中高”三个“段位”:

  • 低效价(如1:2或1:4)

抗体浓度较低,发生急性溶血反应的风险较小。在密切监测下,可能可以进行输血或移植。

  • 中等效价(如1:16或1:32)

抗体浓度较高,发生免疫反应的风险增加。此时需谨慎评估,可能需要采取预处理措施(如血浆置换)来降低抗体浓度。

  • 高效价(如1:64及以上)

抗体浓度高,发生严重溶血反应或移植排斥的风险极大。通常不建议进行输血或移植,除非采取强效的免疫抑制措施。

受者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应该怎么用血才能保证输血安全呢?

在ABOi-HSCT后,受者的血型就像经历了一场奇妙的变身之旅,经历了血型转换期和血型转换后两个阶段。在血型转换期,受者体内会出现供受者血液细胞共存的嵌合体现象,这时候受者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应该怎么用血才能保证输血安全呢?

01谈及输血,这里就要给大家科普一下供受者ABO血型相容性,其分为3类:

  • 主要不相合:指受者血浆含有抗供者红细胞ABO抗原的抗体,如O型血患者接受A、B、AB型供者,或A、B型受者接受AB型供者之间的移植;

  • 次要不相合:指受者红细胞表达供者红细胞缺乏的抗原,供者血浆含有抗受者红细胞抗原的抗体,见于O型血供者移植给 A、B和AB 型受者,以及AB型受者接受A、B型供者的移植;

  • 主次要不相合:指同时存在主、次侧ABO血型不合的情况,见于A型与B型供受者之间的移植。

02供受者ABO血型不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相容性输血

供受者间ABO血型的不合,加上移植后受者免疫细胞的残留,使得患者的血型在一段时间内像个神秘的谜团,呈嵌合状态,通常持续4~6个月才会逐渐转变为供者血型。这使得红细胞和其他血液成分的输注趋于复杂化,此时应当按照ABO血型主侧、次侧配型的规律(“秘籍1”)分为以下三类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血液制品:

“秘籍1”

供受者ABO血型不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相容性输血

image.png

注:“O(有抗-A)”、“A(无抗-A)”分别表示患者血浆中检出抗-A则选择O型红细胞,若患者血浆中未检出抗-A则选择A型红细胞。

怎么才能确定血型完全转换完成?

  • 通常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型转换出现在移植后的22-42天,约持续4~6个月逐渐转变为供者血型;

  • 如果患者脱离红细胞输血100天,连续两次检测血液标本没有针对供者红细胞的血型抗体,则提示患者的血型已转换为供者血型;

  • 受者血型抗体滴度正反定型均为供者血型。

    附我院案例分享一例:

    一名O型Rh(D)阳性患者接受了A型Rh(D)阳性供者的造血干细胞移植(2024.8.12),在这场A+供O+的“血型大冒险”中,我们人为地分为三个阶段:

    01早期阶段:

    患者体内抗-A抗体和抗-B抗体均存在,血型表现为正定O型反定O型,需输注O型Rh(D)阳性血液。

    图片

    02转型阶段:

    抗-A抗体减弱,出现A抗原,血型表现为正定A型反定O型,可输O型Rh(D)阳性洗涤红细胞;或尝试O型Rh(D)阳性红细胞配血,如输注需密切监测溶血反应;输A/AB血浆和血小板。


    图片

    03完成阶段:

    抗-A抗体完全消失,患者血型完全转换成A型,血型表现为正定A型反定A型,可常规输注A型Rh(D)阳性血液。


    图片

    什么叫空腹呢,是指停止进食6-8小时以上称之...【详细】
    中国比较常见的营养缺乏症的表现是贫血,那么如...【详细】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华骨髓库
    血液病专科医协体
    湖北省干细胞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