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暑期大查即将到来,疫情防控时期,远在千里之外的道培患者克服各种困难陆续前来。我们为他们“一切OK”而倍感欣慰,同时也因为他们把医护当成亲人而感动。血液病无论如何复杂难治,只要早发现早治疗就有治愈的可能。即使我们接手的多为难治、复发的血液病患者,经过医患同心百折不挠的努力,总可以守得云开见月明。
我们陆续编发一些大查患者的好消息,激励那些正在治疗的血液病患者重拾信心,积极乐观面对疾病配合治疗。胜利属于每一个生而为赢的人。
移植后两年,今后也要走花路
35岁的小路(患者化名),2020年2年10月在外院诊断急性髓系白血病M5,骨髓原始单核细胞82.5%;免疫分型异常髓系原始细胞57.26%,幼稚单核细胞22.33%。经过两个疗程的化疗后,骨穿结果显示原始细胞69%,并且化疗期间出现了肠道感染、感染性休克、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
2020年5月7日,小路来我院入住陆道培医院骨髓移植科一病区周葭蕤主任组。
完善骨髓MICM检查:
骨髓涂片:增生II级,原幼单76%;
免疫分型:52.9%为恶性原始单核细胞。异常幼稚单核细胞占8%;
染色体:46,XY[20];
融合基因:NUP98-NSD1,定量37.713%;
基因突变:RUNX1、FLT3-ITD阳性;
脑脊液微小残留异常幼稚单核细胞35%(37个);
PET-CT显示无髓外浸润。
为降低肿瘤负荷,周葭蕤主任团队为小路制定了个体化治疗方案,给予小剂量化疗联合靶向药以降低肿瘤负荷,腰穿鞘注治疗脑白,同时第一时间为小路在中华骨髓库启动了非血缘供者检索。
2020年5月25日,复查骨穿,骨髓涂片:原幼单81%;免疫分型:20.18%(占有核细胞)为恶性髓系原始细胞,异常幼稚单核细胞占有核细胞36.15%; NUP98-NSD1,定量53.037%。脑脊液正常。
考虑到患者化疗效果差,周葭蕤主任建议进行挽救性移植,为患者争取长期存活的机会。
据周主任介绍,其实白血病患者移植的最佳时机是完全缓解后,对于难治复发性的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来说,CAR-T技术的出现为他们创造了完全缓解的希望,然而对于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患者来说,挽救性移植几乎是唯一的希望。
幸运的是,中华骨髓库为小路找到了全相合(HLA 配型10/10相合)的非血缘供者,小路顺利进行了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后11天血小板植活,14天白细胞植活。移植后出现巨细胞病毒血症,急性GVHD(累及皮肤),给予抗病毒治疗及调整免疫抑制剂后好转。移植后1个月,复查骨髓为完全缓解状态,之后定期回院复查本病均稳定。移植后3个月,出现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累及皮肤、肝脏),给予调整免疫抑制剂后好转,后应用靶向药物预防复发。
现小路已经移植后2年,来院复查本病评估稳定,已恢复正常生活。
“对他家最初的记忆就是紧张,现在做复查只有甜蜜的小夫妻俩相伴而来了,当时要移植参与抉择的亲朋好友颇多,轮番讨论,但还是紧张,可能选择挽救性移植的患者和家属都会面对类似问题,即使非常明白除了这条路没路走,仍然是战战兢兢的。要克服这种担心和恐惧,别人帮不了太多,我们能做的就是陪下定决心求生的人坚定地走下去,迎接挑战解决问题,如今已经移植后两年,可以比爱心走花路的时候,一起开心️。”
病例资料提供 | 移植一病区主治医生 黄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