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刚刚成为一名父亲的亮哥(患者化名)被确诊为急性髓系白血病。在当地经历两个化疗仍无法缓解后,为寻求更专业有效的治疗,亮哥在妻儿的陪伴下来到陆道培医院,在完全缓解的状态下,于2015年的春节前夕进行了造血干细胞移植。虽然治疗过程中有很多无法用言语形容的艰辛,但爱与希望的浇灌以及对生命的渴望,让亮哥最终迎来了自己的新生。目前亮哥已经移植后9年,完全恢复正常生活、工作。
2014年5月4日,我迎来了人生中最重要的角色—成为一名父亲。然而,喜悦还未褪去,命运就给我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5个月后我被确诊为急性髓系白血病。那一刻,我切身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
在当地经历两次化疗后,我的病情仍未得到缓解。后来通过病友的推荐,我们来到了燕达陆道培医院,入住了血液科一病区张弦主任组。张弦主任在充分了解我的病情之后,为我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很快我本病得到完全缓解,也让我看到了一线希望。为了得到彻底的治愈,我转入周葭蕤主任组,准备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开始了与病魔的生死较量。
2015年2月15日,还有三天就是春节,腊月二十七,我在这一天迎来了重生。下午三点零八分,父亲的造血干细胞缓缓流入我的体内,再次给予了我一次新生。
移植过程中的痛苦无法用言语来形容。每一次化疗的折磨,每一次针头的刺痛,甚至每一次面对经济压力的无奈,都让我倍感煎熬。但即便如此,我心中始终有一盏不灭的灯,那是对生命的渴望,是对未来的希望。生命的种子,只要有爱的浇灌,只要有善的呵护,只要有光,就能生根发芽,就能茁壮成长。这是世界上最神奇的力量。我相信,无论在哪里,只要我们保持信念,就能成长为参天大树,就能屹立在风雨之中。
一家三口出游照
在这里,我要深深地感谢周葭蕤主任、王静宇医生以及所有护理人员的无私奉献,是您们用专业和爱心,让我重新燃起了生命的火焰。同时也非常感谢我的妻子,在照顾好孩子的同时,一刻也没有松懈,给我各种关爱和支持。
在这场与病魔的战斗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勇士,无论黑夜多么漫长,黎明的曙光总会到来。我们的故事,不仅仅是关于抗争,更是关于爱、勇气和重生。
最后,我想用几句歌词来表达我的心声:“你再平凡也是人间限量版,活成怎样只有自己说了算,相信相信的力量,相信医生,相信家人,更要相信自己。”加油!战友们,我们都是最棒的!无论前路多么艰难,只要我们心中有光,就能照亮前行的路。愿我们都能在这场生命的战役中,成为胜利者,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 病情简介 」
患者,男,32岁,AML-M2(伴AML1-ETO融合基因阳性、伴染色体-Y),化疗未达到基因转零,2015年2月在我院行父供子半相同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后先后出现血性膀胱炎、巨细胞病毒血症、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皮肤型)等移植合并症,治疗后好转。移植后复查AML1-ETO融合基因逐渐下降,+4 月转零,后历次复查本病稳定。目前为移植后+9年,复查本病稳定,已恢复正常生活、工作。
——移植科一病区主治医师王静宇
周葭蕤
造血干细胞移植科主任
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2002年11月-2012年10月在北京市道培医院工作,2012年11月起转至陆道培血液肿瘤中心,2015年起至今任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骨髓移植科主任医师,2018年起至今任北京陆道培医院骨髓移植科主任医师。
自2000年起从事血液科临床工作,擅长各种血液病的诊断及治疗。2003年1月作为北京市道培医院本院培养的第一位移植医生进入移植病房从事临床一线工作,直接参与完成超千例造血干细胞移植,积累大量临床实践经验,第一批半相同移植技术的执行者之一,见证移植技术的的发展、成熟、完善与革新。参与创建本院移植后随访工作。善于为患者制定个体化预处理及治疗方案,达到移植效果好、移植相关并发症少的目的,使患者经济负担相对减轻,生存质量明显提高。CART桥接移植的先行者(今年为首例cart桥接移植的患者移植后第九年,患者生存质量良好),是移植后各种并发症的处理高手。选择半相合供者进行挽救性移植的年龄最大患者达71岁,年龄最小患者为1岁,65岁半相合挽救性移植患者已于2022年脱白(现年72岁),二次移植患者最长生存期已达20年。